一场亿万人参与的“寻味中国”
新华社记者黄洋文静张文静
“天水的辣椒香而不辣,很有特色。” 苏有春说道。 这位47岁的四川人驱车9个小时来到中国西北部甘肃省天水市。
苏有春在成都这座以麻辣闻名的城市经营餐饮业已近20年。 此次,他不远万里来到甘肃,就是为了品尝天水麻辣烫不一样的“辣味”。
天水麻辣烫并非当地独有。 20世纪90年代以来,四川“麻辣烫风潮”席卷这个小镇,大量当地人开始做麻辣烫生意,逐渐从街边小摊、大排档发展到店面。
但天水的麻辣烫和川菜不同。 它根本上来源于当地的双椒——甘谷椒和麦积椒。 “从口味上来说,双椒带来了信心,也给了各店改进配方、创造创意的空间。” 在天水文庙附近经营麻辣烫店的回族姐妹哈海英说。
2024年3月16日,天水市钦州区天水名小吃城一家麻辣烫店内,商户为游客加工麻辣烫。新华社记者 范培申 摄
“唯有美食和远方不能辜负。” 对美食的热爱早已根植于中国文化之中。 古代中国人曾说过“口与味同味”,而今天的中国人也会被一顿烧烤、一个冻梨、甚至是一顿麻辣火锅所吸引,结伴旅行,去往另一个地方。 一座城市。
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12月,中国网民规模已达10.92亿。 借助互联网,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,地方美食或许会迅速走红民间。
近一周来,互联网让天水麻辣烫的“香味”流入了中国的巷弄里的每家每户,无论沿海与内陆,无论南北还是东部。
抖音平台数据显示,“天水麻辣烫”、“甘肃麻辣烫”等话题浏览量持续上升,累计浏览量超过15亿。 天水麻辣烫相关作品全网点赞量超过8579万条,互动评论超过8112万条。
在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不仅仅是天水。 只要打开一个中文社交网络平台,在搜索栏中输入“地名”和“食物”。 可能会有大量内容等着您。 有美食博主沉浸式体验的视频,也有普通人品尝后分享的图文。
在社交平台“小红书”上,博主“奇花树”发起了“寻找风味小镇”活动。
一个月内,该帖子收到了 500 多条回复和数千个点赞。 潮州炸大拇指、潍坊烤肉、广西醋血鸭……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在评论区发布了当地美食。 数百次互动中,既有对家乡的怀念,也有对异国他乡的好奇。
也有不少有心人已经绘制了“美食地图”。 《云南豆腐地图》、《大理咖啡地图》、《西关美食店探索地图》……时间精确到小时,空间精确到社区,让世界各地的食客与世界各地的食客联系起来。美食,开启“按图找味道”之旅。
“美食地图”中,有网友的热情注释,也有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。
2023年12月,湖南美食旅游地图“品味湖南·去湖南吃好吃的地方”上线。 同时发布10条湖南美食旅游线路,以“潇湘诗词”、“悠游武陵”、“神农福地”等线路主题,展现三湘四地的人文风情。河流。
同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认为,“美食地图”旅游产品的出现,是由于“吃”在旅游中的地位迅速上升。
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分析,美食已被纳入中国本土旅游发展的战略愿景。 《2023年中国美食旅游发展报告》指出,餐饮美食在旅游目的地建设发展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。
2023年4月,游客在山东省淄博市烧烤城吃烧烤。 新华社发(朱伟 摄)
面条、酱牛肉、天鹅糕、塔楼糕……早春时节,各类京味美食齐聚中国国际展览中心(朝阳馆)4号馆。 13家老字号带来了各自的招牌京味美食,共计近百个品种。
据了解,本次小吃美食展是北京春季首个美食节活动,也是第四届北京小吃美食文化节的一部分。 旨在让更多人体验北京餐饮,真正了解小吃文化。
“特色小吃是人们一日三餐的见证,也是国际国内游客体验当地饮食文化和习俗的极好证据。” 北京烹饪协会负责人说。
美食旅游在网络上走红,也给当地经济“带火”了。
“每天关店前,成堆的招牌都像‘摇钱树’那么高了!” 胡晓宇是天水人。 她和丈夫经营的“伊甸园”麻辣烫店,早已成为颇受欢迎的“网红店”。
近两周,天水辣椒面、定西土豆等土特产成交量环比增长100%以上。 3月份以来,天水风景区相关门票数量同比增长216.8%。
2024年1月,广州游客在哈尔滨红砖街早市品尝粘豆包(1月22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王玉国摄
天水蓬勃发展的旅游消费市场并非孤例:2023年五一假期期间,淄博烧烤全国“火爆”,淄博住宿预订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865%,旅游订单增长同比增长2000%; “二滨”火爆后的2024年春节假期期间,哈尔滨共接待游客1009.3万人次,日均同比增长81.7%,实现旅游总收入164.2亿元,同比年增长235.4%。
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《文化和旅游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明确要求提高旅游服务质量:提高旅游餐饮质量,推动旅游餐饮与文化融合,发展美食旅游。
继去年烧烤盛行后,今年淄博继续探索民俗文化新亮点。 前不久举办的首届淄博胡萝卜糖球民俗文化节,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场视觉和味觉双重享受的节日。
在沿海省份浙江,39组选手登上了“美味浙江·百县千碗”美食解说比赛的舞台。 “春江鱼宴”、“天目堂诗宴”、“磐安药王宴”……一次又一次的美食讲解,将历史文化、人文故事与当地美食结合起来,诠释了浙江的文化内涵美食。
“‘南甜北咸,东辣西酸’,都尝尝。饮食如此,文化更应如此。” 著名作家汪曾祺在《四方食》中写道。
2024年3月20日,游客在位于天水市钦州区的天水古城合影。新华社记者马西平 摄
在旅行中品尝美食、体验独特文化,是辽宁女孩鞠月轩“探索中国”的向往。 这两年,她尝到了哈尔滨的冰棍、拉萨的酥油茶。 现在,她被一碗麻辣香锅吸引到了天水。
三天时间,她吃了麻辣烫、瓜瓜、糖油糕等各种小吃,还参观了麦积山石窟、天水古城、伏羲庙等景点。
“这里的生活氛围轻松,气候舒适,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文化历史遗产。” 鞠月轩很高兴,在寻找美食的旅途中,遇到了天水这样的“宝城”。
海量信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